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9章 臭事 (第5/7页)
现象也在这里一一找到了答案。 面对一群小白学生,作为老师的赵昺也是甚为头疼,一个在现代可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在此时都要绞尽脑汁。比如沼气的产量与发酵料液的酸碱度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前世只要用ph试纸沾一下就能够得到结果,可现在只能用眼睛去观察。 当发现沼气池中的料液有点儿泛蓝色即表明料液偏酸了;如果是料液上泛起一层白色的蒙就说明料液偏碱了。料液偏酸时,就取石灰兑上桶清水,先充分搅匀后再直接从进料口倒入池中并搅拌,使石灰澄清液与池中的料液充分接触。当料液偏碱时,就用事先铡成寸长的青杂草浇上牲畜的尿液并在池外堆沤处理后,再从进料口投入池中并搅拌均匀,与池中料液充分接触,使其恢复正常。 另外还有一个压力监测的问题,压力低了不足以点燃,压力高了不仅会产生爆燃的危险,还牵扯到管道的承受力。在现代几块压力表就能解决问题,可当下不仅没有,且连标准也没有,这就需要赵昺制造出简易的测量仪器,并制定标准,以便能够将经验转化为数据,进行量化。 再有从推广的角度来讲,量化也是必须的。在这里马粪是主要的原料,可有些地方也许就是人的粪便,猪粪,甚至是青草和秸秆。且不同的天气、季节、温度、投料量比例的变化都有着不同的结果,没有数据的支持,只凭经验是难以实现大范围的推广和利用的,这皆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验。 赵昺也知道心急吃不上热豆腐,而自己也不可能天天的守在沼气池旁收集数据,因此他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