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4章 势在必行 (第6/7页)
代至元宝钞上印有:“伪造者处死,首告者赏银五锭“。的字样。 为了免的引发市场混乱,其实历代更换新币也是采用与赵昺当下类似的办法,先由特别任命的官员试制样币,他们不仅要在每一张纸币上具名,而且还要盖章。当他们依次办完这几道手续后,再由皇帝任命的总管,把他所保管的御印,在银朱中一蘸,盖在纸上,于是印的形态,因银朱而留在纸上,永不褪色。而纸币经过这样处理后,不仅取得了通用货币的充分权威和信用,且这依然是防伪的措施之一,皇帝用的印泥不是一般人可得的,印章的使用也增加了伪造的难度。 事务局起先收编‘火门’专司制造假币,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体系,从造纸、雕版到印刷全部可以独立完成,并形成了规模,称之为‘大元第二造币厂’都不为过,也可想见赵昺从中获得了多少资金。但随着蒙元纸钞的泛滥,贬值的极为厉害,快已经到了收不回成本的地步,不过他也没有解散假币作坊。 赵昺之所以保留这个作坊,还好吃好喝的养着他们,起初只不过担心那些‘专业人才’流散到社会上,转而重cao旧业,那就是害人害己了。可若是将他们都‘处理’掉,说实话他还真有些舍不得,于是转而让他们印制盐钞,谁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如今又能派上大用场。 “陛下,属下还有个建议,可否将今年夏税中收缴的丝帛暂留于地方,稍缓收入两库之中!”庄世林见小皇帝并没有生气,转而又提出了一个建议。 “为何?”没等赵昺说话,陈则翁就急了,要知道夏税之中丝绸、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