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485章 利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5章 利器 (第2/3页)

于无奈。他知道若想尽快破城使用传统的攻城模式是难以做到的,同时泉州环绕城池的濠河因为沟通海洋和众多溪流,水量大、水流川急且比寻常的城壕宽很多。若逾越这个天堑,传统的方法是堵塞入水口,排干城壕中的水;或是利用柴草和泥土填埋,使其变成通路,不过在泉州都难以实施,这也是当初张世杰一直难以破城的原因之一。

    但只有这两种装备还不行,泉州城有护城河、外壕达七条之多,城内河支沟五条,构成了密如蛛网得到排水和交通系统。为了便于通行,泉州人因而热衷修桥,许多富豪及僧人也来凑热闹,在城内城外修建了大小桥梁不下百座,这也成了船只通行的障碍,这就像一块块暗礁阻挡了战船的通路,使大船难以穿行期间靠近城垣,而小船搭载的兵力少,船身低,无法借助船的高度直接上城。

    而为了攻城之事,赵昺也虚心向张世杰、刘师勇、赵孟锦等有实战经验的将领请教过,他们的意见比较统一。要想通过强攻破城,要满足几个条件:

    一是必须有能快登城的工具,鹅车、云梯等都属于这类东西。这个好理解,人不是神仙,也不会个个都是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靠人本身的能力是无法爬上陡峭的城墙的。而这个工具不仅要能助人上墙,还要能够有效保护士兵免受伤害。另外还要有远程武器对敌军的弓箭手、弩兵和抛石机进行打击,压制城上防守的敌军,以掩护攻城的士兵能顺利接近、并登上城墙。

    二是需能够一次性输送足够多的士兵,以便能快夺占一处立足点,建立桥头堡,掩护后续士兵登城。赵昺琢磨下也不错,即便有一两个武功高强的人抢先登城,但是城上的敌兵成百上千,好虎也架不住群狼啊!万人敌、千人斩那都是扯淡,号称的另算,不过将他们派上去估计不出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