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825章 不是好干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5章 不是好干的 (第5/7页)

车船可以利用人的前后踏车,实现进退皆可。但是牛不比人,倒换下腿就可以了,牛却需要重新套辕才可以实现,这必然要耽误大量的时间。不过以人力实现前进、后退,赵昺研究一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车船时常两头行驶,这样似乎得艏艉都得有舵。

    再说如果两头安装舵,必然会影响船头的船体水线结构造型,影响船速,同时也与锚链绞盘挤占狭小的船舱空间,增加船上水手作业的复杂性,降低车船整体战斗力。而快速的前进与后退在实战中具有现实意义,赵昺认为还是需要设法保留的。

    一个个的问题累加起来,需要一个个不同的解决方案,赵昺想想这也太过复杂了,不仅增加了cao作、维护的难度,还得需要增加cao作手的数量。而化繁为简的办法就要将所有的功能集于一处,于是世界上第一台变速器出现了,它可以实现船只的前进、后退、转弯,还设有三个前进变速档位,进而完成船只运行中的所有cao作。

    在获得实验数据和构思完毕后,赵昺花了五天的功夫画出了图纸,又用五天的功夫制作出了一个1:100的模型,并利用发条为动力进行了试航,验证了以畜力为动力源的可行性。其后开始了变速机构和连杆机构的模型制作。这时他以为这才是最为困难的部分,整个机构皆要采用金属制造,而当下的金属材料性能并不稳定,可他却要设法在设计上保证整个联动机构的正常运行。

    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调整和方案优化,赵昺才完成了模型的制造,在保证整个机构耐用性及cao作的准确和顺畅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