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4章 岂有此理 (第2/5页)
去了。因为见其辛苦,陛下没有令人唤醒他,告知其醒来后,与兵部的随员点检战果,记录在案以备论功。 王应麟心知小皇帝不肯叫醒自己随扈,说起是关心臣子,其实皆是‘虚情假意’,不过是担心自己劝阻而故意为之。可当下人已经走了,他也没有丝毫办法,只能按照吩咐做事了…… 此时在扬州城下的赵昺却猛地打了几个喷嚏,惹的众将一阵担心,恐他受了风寒,连拉带劝的将他送到了西营大帐中‘观战’。他却也闲不下来,拿着各部斥候绘制的扬州城图仔细研究起来,而帐外时疏时密的战鼓声也没有影响到他。 唐代扬州在蜀冈下筑起了南北十五里、东西七里的“罗城”,把蜀冈下面沿古运河的东南一大片居民区和工商业者居住地包进城内,形成市井相连的“十里长街”。山上的叫“子城”或“牙城”,是官府、衙门的集中之地。也就是说唐代的扬州城包括子城和罗城,杜牧诗句中的“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两重城”就是指的罗城和子城。扬州也由一个政治、军事城堡转变为经济文化城市。 从晚唐开始,扬州常遭兵燹,城池也屡遭毁坏。自杨行密在扬州称吴王后,社会才得以短暂地安定,城郭也得以修缮。后来徐知诰取代了杨吴,改名李昪,登上了帝位,国号大唐(史称南唐),这时扬州地属南唐。后周显德五年,周太祖郭威的旧将、时任殿前都虞侯的韩令坤,从南唐的版图中夺取了扬州,扬州城又一次成为瓦砾废墟。韩令坤就在唐罗城故址东南隅筑城,称“周小城”。 宋初扬州城是在“周小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李重进镇守扬州时,在唐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