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890章 利益至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0章 利益至上 (第2/6页)

帅,皇帝派遣太监到军中充当监军,称观军容使。这当是太监干预军务之始。明朝末年,在辽东抗击后金的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袁崇煥,给皇太极进军关内的计划以极大的障碍。后来,皇太极利用祟祯皇帝朱由检自负且又多疑的心态,捏造与散布袁与后金有密约等流言,朱由检遂对拥有兵权的袁崇煥越发怀疑,终于将袁逮捕并凌迟处死,而向皇帝密报上述谣言的,就是派使军中的太监。

    即便在种种防范的措施下,可历史上皇帝被架空,权臣专制的事情仍然层出不穷。秦二世时赵高指鹿为马,胡亥成了他手中的傀儡,连自己的小命都朝不保夕;明武宗时太监刘谨怂恿皇帝吃喝嫖赌,厌倦朝事,使其得以成为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的“刘皇帝”。

    汉的吕后、唐的武后以及清的慈禧太后大权独揽,皇帝形同虚设,实现了‘男女共治’的局面等等。即便是本朝的权jianian也是比比皆是,徽宗时有蔡京,高宗时有秦桧,南宋中后期又有韩侂胄、史弥远与贾似道,都是权倾中外,都是独霸朝纲,都是顺昌逆亡,都是祸国殃民。

    不过赵昺还知道后世一些人对宋代出现权臣却持保留态度,他们以为出现这种现象也是皇帝在考虑自己皇位安危的情况下,在帝王授意和支持下借以得逞的,有的权臣擅权还得僭用、窃用诸如御批、内批、诏书、圣旨等帝王的名义,他们要排斥异己也都要给异己构陷一个反对当代帝王的罪名。

    且从赵匡胤陈桥兵变得天下于小儿,到陆秀夫背负幼主跳海失天下于小儿的三百余年中,都是赵氏的家天下,都搞赵姓的世袭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权臣擅权充其量只是在皇权专制的大框架中出现的怪相。在前世赵昺也觉得这种说法亦有些道理,但是当他成了皇帝之后却是不敢苟同了,不过这也许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