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1章 心有疑虑 (第7/7页)
族势力日增,与原有的江东土著豪族一起使孙吴走向消极的“限江自保”。 到了三国末期,淮河流域军事堡垒的丧失,长江天险就暴露在晋朝的军事威慑下了。当时东吴的国主在这道天险上加了一道保险:铁锁。东吴人用铁链和铁锁封锁茫茫江面,同时在江面以下布置锋利的铁锥,可以刺穿战舰的底部,从而阻止西晋的舰队通过江面。然而,东吴还是低估了西晋的智商,铁虽然坚硬,但是它怕火,在高温下,铁也会扭曲和融化,这就是中国人说的“五行相克”。 后西晋大将王睿率水师南下。为了对付江面下的铁锥,他派人制作了一些筏子,方圆百来步,上面用稻草人冒充披甲执武器的士兵,一方面吸引东吴军队的注意;另一方面,木筏会勾住水下的铁锥,可顺着江流将铁锥带走。排除了这道障碍后,王睿又命人准备巨大的火炬,上面淋满麻油,然后点火烧铁链。铁被烧成铁水后,第二道防线也被排除了,于是,西晋舰队浩浩荡荡南下,灭了东吴。 于是便有了‘守险由人,在德不在险’之说,后来宋太宗也以此说反对赵匡胤迁都洛阳,执意留在开封,将禁军集中于汴京周围,欲采用‘人防’以固都城的策略,导致冗兵之祸不说,还贻害后世。到了靖康年黄河防线失守,都城随即被攻克,跑到临安来了。 现在姚良臣所言不过是老调重弹,可其思想转变太快,突然又同意立都建康,使得赵昺怀疑其动机是什么。是为未做好接驾准备开脱责任,还是以此旁敲侧击用‘德’字来压自己一头,迫使自己妥协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