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6章 正视 (第5/7页)
杀之名并不能虚心接受,且自己这是有目的,而非妄为,绝非蒙古人那种为了屠杀而屠杀的嗜血成性。更不是一时冲动欲杀尽天下百姓的魔鬼,想要将大江南北变成牧场,也非为了私仇可以屠尽西夏都城百姓的杀人狂…… 反思了半天,赵昺突然发现自己的性格和蒙古人真有点儿像,自己和蒙古人同样信奉弱rou强食的丛林法则,崇尚快意恩仇,相信冲动是创造新世界的动力,心存纯良其中却又藏着一只魔鬼等等,可最后却是一根藤上结出了两颗完全不同的瓜。 赵昺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半天,吃饭都觉没有味道,直到睡觉还没想透彻,可他摸起枕边的《论语》时突然明白了——是文化。当然他不是指的狭义的文化知识,却是广义的文化,是指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赵昺此前并没有拿枕边的这本《论语》当回事儿,心里甚至是有些排斥,还常拿其中的漏洞来取笑和攻击那些士人们。但正是在这种抵触的情绪中,他却以批评的态度更为深入的研究了它,当然最初的目的只为为了贮备‘弹药’。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其中并非全是糟粕,有些东西直至现代还在影响着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赵昺前世生活的年代已经是科技极为发达,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年代,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敢于挑战权威,质疑传统,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