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622章 相互妥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2章 相互妥协 (第3/5页)

原来皆是这些事情闹得。

    “大汗,当下南军大队迫近京畿,难以再抽调兵力援晋,且短时间也无法到达。臣以为可遣一员大将入晋统军,趁敌立足未稳将其赶出山西。”阔里吉思见大汗不想再追究此事,便转而道。

    “枢使所言极是,当下河东山西各道军号繁杂,互不统领,确需一员大将指挥各军,统一号令!”安童附议道。

    “嗯!”铁穆耳点点头,知道其所言不虚。

    灭金之后,木华黎撤出中原,窝阔台汗诏命探马赤军五部将领分镇中原,“随处镇守”,并在抄籍汉民七十二万户以后诏封灭金有功之臣,以三千户赐给探马赤军的五部将领。

    中统、至元年间,忽必烈在山西地区交参并用多种军队进行镇成。除了遣万户府镇戍外,其诏命汉军、质子军及签到民间诸投下军于西京、宣德屯驻。至元年元廷还调动江南新附军五千驻扎太原。

    忽必烈在位中期,削夺汉人将领的兵权以后,虽然遵照元初之时的既定制度,继续将山西地区的各路汉军归属到河东陕西等处万户府的统领之下,在右路方向上采取军事行动,但是,却将河东山西各万户府的汉军奥鲁留守驻扎山西地区,且不随军行动。

    采取这种前线部队与后方奥鲁分别区处的军事措施,有助于牢牢地控制把持山西地区的征成军队,促使河东山西汉军诸部在外出征成中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元廷又罢各路奥鲁官,令管民官兼领。由此,山西地区诸路府州县的长贰之官均兼诸军奥鲁之职。

    此后,元廷调忠翊卫在山西设立屯田府,在大同、隆兴、太原、平阳等处置立屯田,开耕荒田。又调武威卫分置左右手屯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