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147章 真不赖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7章 真不赖我 (第4/5页)

,汉末汉中郡四分为西城、上庸、房陵,分中游之势,汉中遂成上游盆地专称,完美实现了地名漂移的转换史。

    “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在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包括赵昺皆会以历代无汉中则无蜀,从而证明汉中曾经属于四川。然而两汉益州地跨西南,汉中与益皆并为一郡;西晋三分益州,梁州管辖巴汉七郡;唐设诸道,兴元东连襄阳,同属山南道。

    中间几经变化,到了宋朝开国,宋兵取蜀,因为善后工作不当,纵兵劫掠蜀地,致使蜀地先后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叛乱。面对蜀地的复杂形势,太祖便在汉中这个蜀口咽喉上动起了心思,乾德五年,赵匡胤颁诏三泉县直属京师,开我国县级行政区直属中央的先例。

    赵昺发现老祖宗们对蜀地一直不放心,经过几十年对蜀地行政区不断的重组拆分,终于将蜀地州县分割合并为益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和梓州路。益州路主要是川西成都平原,利州路是山南与川北山地,夔州路是川东山地与河谷,梓州路是川中与川南的丘陵地区。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此时才有了今日之名。

    对于这番令人眼花缭乱的cao作的结果,赵昺也不得不佩服,巴蜀终于被中原王朝第一次完全征服。这次不但征服了平原和盆地,连山地和丘陵都征服了,过去统治者只能占据大道、城市和平原,今日可以一路推进到山腰、山头了。

    长时间的和平,四川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无尽的人口在繁育之后,逐次填满了川西的盆地和丘陵,川东的河谷和山地,川北的盆地与山地,农业垦殖沿着河谷进行,小麦填满山坡,水稻填满河谷,从汉江、嘉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