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2章 价贱不劣 (第2/5页)
论辽东女真崛起的原因时得知的。 在历史上,直到明朝嘉靖年间,人参仍是一种很低廉的商品,一斤人参只要白银一钱五分;万历年间,参价上涨至约每斤三两白银;至崇祯时,参价已高达到每斤十六两白银。按照《本草纲目》的说法,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上党的采参业没落,事实上还是党参被吃成珍稀物种。 人参的命名,有着很强的神秘性。隋唐志怪传奇小说《广古今五行记》中有一个故事:“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闻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许,见人参枝叶异常,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四肢毕备,呼声遂绝”。 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将这种志怪玄谈视作人参药效的由来,也写了进去:“参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参、神草”。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参亦如此。皇上一句喝令:人参是个好东西!紧接着,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接踵而至,将人参从草鸡一下变成了凤凰。 当地的老百姓每年必须挖很大数量的人参,给宫廷里面上贡,上贡的数量不够,地方官就要受到谴责,那么最后各级所施加的压力。而人参再多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涸泽而渔,人参的数量急剧下降,又加上后来山西五台山一带的森林被大量砍伐,所以到了明代后期,山西地区基本上就没什么人参可采了! 上党参从市场退出后,明朝从关外女真人手中大量进口辽东参,作为替代品。巨大的食参市场,让女真和明朝的人参贸易,数额极大,万历十一年至万历十二年,明朝政府就为购买人参付出了白银三万两。人参贸易成为女真最重要的财源,也逐渐聚起对抗明朝的力量。 入清之后,因为产参的东北乃是“龙兴之地”,充斥“王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