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647章 体察入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7章 体察入微 (第3/5页)

的情况下逆转战局,绝大多数普通将领只要断粮,除了退兵别无选择。即使打草谷可以供养少量人,但成建制的大军可养不活——断粮之日,不等你被对手包团吃掉,先就被哗变的士兵吃掉了。

    因此蒙元当下难以用大建制的骑兵突破宋军的防线,但当下宋军在前线布置的三十万军队,可散在如此大的地域中就难以处处设防,说漏的跟筛子似的也不为过,这就给敌人小股精锐留下可以渗透的空间。

    所以中国历朝历代北伐大多失败,缺的不是骑兵作战,而是缺少限制敌方骑兵破坏自己漫长补给线的手段。端平入洛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此战宋军数倍于蒙古军队,前期一帆风顺,但是到了黄河沼泽区,行动一再迟滞,还不等到达洛阳,早就摸清宋军动向的蒙古军队,几乎不费吹飞之力就破坏了宋军后勤……

    “陛下,北地州县之间相隔较远,运输队途中遭袭,难以赶到,加强侦察填补缝隙是阻截敌军渗透的良策。但属下不解这‘少屯多补’是何意,还请陛下明示!”徐无难问道。

    “很简单,我们当下补给是建立屯粮基地,而后再由各军凭总管府开具的票据领取统一调度,如此就导致一旦囤积地遭到毁损,则大军立刻断粮。”赵昺解释道,“朕的意思就是军辎重只留半月积存,师留十日积存,团至少要有五日积存,营不少于三日的所耗。随用随补,维持基数。”

    “属下明白了,短途运输各师、团的辎重就能够解决,如此无需夫役一一前送。而各部皆有积存,而敌又不可能将分散在各处屯粮一起毁掉。如此即使囤积地被毁,也可以大大减少损失,而各部的积存能维持近月的消耗,为重新调集辎重争取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