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7章 佛前论道 (第2/5页)
汉末期名儒刘向、刘歆父子给先秦谱子分类奠定基础。 “五哥儿以为,道家失去本心而式微,释家因为入世而崛起。儒家如今也在走向衰落,皆因忘记了本心?”王应麟道。 “正是!”赵昺点点头道,“我朝崇尚儒学,以士大夫理政、治国,可当前他们却忘记了‘以民为本’的宗旨,也就失去了本心。而今士风日下,皆已谋取私利为要,视民为草芥,已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若是不思变革被取代也只是早晚之事。” “五哥儿有何高见?”王应麟听罢沉默半晌,他知道这话从小皇帝嘴里说出来就已经很重了,且也明白陛下对于当前士人的表现很不满意,否则京城的事态不会闹得如此严重。而他也清楚小皇帝既然当着自己这些人的面说出来,也是在犹豫,同时也是给他们机会。 “汝等如何看待义利之说?”赵昺问道。 “君子重义,小人重利,此乃圣人所言,五哥儿又有何解?”谢枋得道。 “此说是言君子重大义,小人重利益。那又何为大义?”赵昺再问道。 “……” “大义是什么?吾以为大义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大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的立场和眼界!”在众人不语,赵昺言道。 “比如在蒙元大举入侵江南之际,有的官员坚决抵抗,不惜城破人亡,举城百姓为之决定殉国,他们为国家的利益,可被我们视为大义;可有的官员为保城中军民免于被屠戮,献城迎降,投降蒙元,他们也声称自己行的是大义。但是他们背叛了国家,背叛了君王,却被世人唾弃,称其为背信弃义,而因其得活的百姓和蒙元却视其为仁义之士。所以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