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996章 拜访泰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6章 拜访泰山 (第6/7页)

发。而他造出的这种大头手枪,其实可以称作机械式连发武器的先驱,转轮枪的雏形,通过多个枪管装药来实现连发,正名叫做燧发式多管手枪。发射原理与燧发式火枪基本相同,只是在射击完成的同时,另一根枪管随即转动到击发位置,以此来完成多次射击,直到将每根枪管预装的子弹发射完毕。

    不过在历史上这款手枪虽然存在,但因为技术工艺等问题,其可靠性不足,成本也不低,所以并没有大规模的普及使用。那时的人们往往同时携带多支燧发枪以保证火力的连续性,活跃于近代的海盗往往随身携带多支燧发手枪,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赵昺通过改进工艺提高了发火率,使其能够实现较为稳定的射击。但是有些天生的缺点依然无法克服,如在射击完毕后,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二次装填,才能够继续射击。再有多个枪管在前难以实现精确瞄准;另外便是由于装药量少,导致射距和威力都大大的减小。

    但赵昺以为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他以为还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多管的形式,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的连续射击,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敌人击毙或击伤,赢得先机;其次在近战中,可以弥补火力的不足,且短兵相接,几乎是面对面的厮杀,也不需要精确瞄准,只要概率瞄准就能命中目标。

    赵昺以为最大的意义是弥补己方骑兵战斗力不足的问题。当下宋军虽然已经陆续建立了几个骑兵旅,而赵昺却不敢让他们随意出战。蒙元骑兵多是游牧民族组成,他们天生就是合格的骑兵,其马上作战技巧远胜于通过后天训练的骑兵。

    所以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