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7章 大改 (第4/6页)
,不用问他就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因此无论是军政和军令两个部门都要在自己的绝对领导下,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能妄动一兵一卒。而在其之下是由左、右相及宰执们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对军队的大政策进行指导和调动,其次才是军政和军令两个负责执行的部门。 军政军令不分开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军人晋升最主要的绩效考核应该是考察其对部队的战斗力提升有何贡献,如果军政军令不分开,那么掌握军政军令大权的人就可以对一名军官这方面的能力给出一次性的评估,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这就使各位官兵们的前途几乎完全仰赖于这些军政军令大权集于一身的长官。 军政军令职能分开后,部队的行政管理由行政长负责,而官兵们作战能力如何,对部队战斗力的提升有多大贡献则由军令部门来评估,它就不会是一个长官说了算。这样一来,不同的评价体系不同的评估系统的使用,不仅对于官兵们的考核更全面,对官兵们的晋升也显得更公平,也避免了依附某一军将,形成团团伙伙的现象生。本着军政管训,军令管战的原则,必定也要对兵部和枢密院的责权进行调整。 兵部在宋朝是个十分尴尬的部门,前期职事为枢密院、三班院所分,只剩下掌管仪卫和武人科举。元丰改制后,兵部的状况也没有多大的改观,职权没有增加多少,兵政仍总于枢密院,武官铨选除授归吏部。本部只掌民兵、厢军名籍、蕃官加恩及领所属司局。故有了名存实亡之讥、冗职之议。 按照赵昺的构想,对兵部现有的职能进行调整和充实,其基本职能是:统一管理全国的武装力量,包括对禁军、厢军、蕃军和乡兵征集、编制、装备和基础训练,以及军工产品的生产和调配,军兵的品级和薪酬的评定、任用和处罚。分管战区的筹建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