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597章 邪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7章 邪念 (第2/7页)

一众被出籍的宗室未必不是好事。

    赵昺现在虽然已经不是初到大宋,对政治懵懂无知的小子。经过这段时间的明争暗斗及腥风血雨,他在这大酱缸中也算了打了几个滚儿了,迅成熟起来。明白搞政治不仅是手握强兵就能掌握一切肆意而为的,将那些异己及持不同政见者杀了便能一了百了的,那样只会让人心离散,众叛亲离的。

    因此废黜谢太后及德祐帝的封号并不是简单的一道诏书的问题,而是牵一而动全身的事情。这是为其好的话私下里说说还行,是无法拿到桌面上说,也更无法服众。而中国人自古重视孝道及家庭伦理自不必说,兄弟之情被视为仅次于父子之道的一种关系,《三字经》里就反复强化着这种观念,如曰:“弟于长,宜先知。孝悌,次见闻”;“手足情,血浓水”等等。

    但在历史的展、朝代的更迭中,赵昺知道并非都是兄谦弟恭和平交接的,更多的是伴随着父子相残、兄弟反目,上演出一幕幕家庭人伦悲剧。不过他也知道这种残酷的交替更让并非全为世人诟病,史家批判,其中仍不乏赞赏,夸耀之词。这正是因为还有‘政治正确’是否的政治伦理存在。比如周公诛管、蔡之事,杀弟可能不对,但在政治上却是典范,为后人称颂。

    “三位爱卿,朕以为太皇太后及德祐帝已然甘心侍敌,应罢黜其封号,收回玉册!”赵昺考虑良久,喝了口茶正色言道。

    “陛下,如此做恐为天下人诟病,落得不孝之名,还请陛下打消此邪念!”小皇帝话一出口,刚刚言辞最为激烈的邓光荐却反映最激烈,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