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8章 伏击 (第6/7页)
县境,于紫水附近汇天目溪后南流入桐庐县境为分水江,因大部在旧昌化县境内,故又有此名,在龙岗以下河面宽六十步左右,属山溪性河流,河道弯曲,落差大,水势汹涌,人马难以徒涉,而在这里洲分双流,形成个三角区域,也就是倪亮预设的战场。 当下元军抢先一步进入昌化县城,这虽与倪亮的估计虽有些出入,但是并未超出意料之外。他决定将战场东移二十里,此处毗邻天目溪桥,只要控制了这座桥便切断了颍州军东进的道路。而主力趁夜潜伏在徽杭大路的北侧隐蔽待机,当敌军进入伏击区后,全军杀出将敌赶进‘死胡同’,再逐次予以歼灭。 此刻三旅面临的头一个问题是如何隐蔽,离着官道太近容易被敌侦骑发现,而离着远了又无法及时拦截住敌军;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炸桥的时机,炸早了让敌人产生警觉,炸晚了让他们逃出伏击区,导致功亏一篑,弄不好还得反咬自己一口,将他们困在昌化。 现在离天亮的时间不长了,早行的商旅将要上路,久留于路上也不是个事儿。倪亮和孙晋建议商量后,决定以速射炮和奔雷铳布置在距大路三百步外,他们人数少便于隐蔽,且炮兵火力猛迅速将敌队形打乱;而步军以营为单位布置在五百步外,在火炮发射后便以纵队向敌发起冲击,将敌头尾截断,迫使他们退向三角区。至于那座桥他们商议先行布置炸点,并预留人员,待敌先头上桥走到桥中间后立刻炸桥,而炮兵以此为开火信号。 上万人隐蔽要在短时间内隐蔽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条件也并不太好,在路北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