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0章 原来为此 (第3/5页)
用不过是我朝末计,想朝中良臣贤士如云,难道就没有人献上良策,而要采用鞑子的方法吗?”邓光荐这时施礼为门下省辩解道。 “哼,朕的案头倒是堆放了上百份奏疏,其中尚有诸多神鬼乱心之说,有的也只是一堆拾前人牙慧的空洞之物,洋洋千言皆是废话,并无一可用之法。”赵昺冷哼声斥道。 “陛下,皆是臣等无能!”陆秀夫见皇帝恼怒,而众臣皆不敢再言,连忙解释道,“陛下,我朝偏据琼州多年,许多官员并未经历过蝗灾,骤然之间遇到这等事情,难免应对失策。” “此并非理由,不懂可以学,可以请教贤者,胡言乱语岂不误事!”赵昺听其所言,知道其所说也是事实,自己手下官员班底皆是出自帅府,而他们当初官职低微,而江南腹地和沿海又少有蝗灾发生,并未有此经历,更缺乏经验,也就难以在短时间内想出好的办法。 “陛下所言正是!”王应麟再道,“驳回陛下的提议,另外还有个缘由。” “讲!”赵昺有些纳闷,其中难道还另有隐情。 “陛下,此份奏疏是罪官张颂上奏,制诰担心其心怀不轨,所以才驳回的!”王应麟言道。 “张颂……”赵昺当时审阅时就觉得这个名字耳熟,但是现下只京官就有上千,州县地方官员万计,他哪里都记的清楚,并没有多想。而经其再提,猛然想起道,“此人可是前时因为施政不力,导致引发逃民潮的那个濠州知州?” “正是此人!”王应麟答道。 “此人已经被罢职年余,难道当下还没有定罪论处吗?”事情发生在北伐之时,而今班师都一年多了,赵昺有些奇怪地道。 “陛下,因为张颂乃是陛下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