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5章 愤怒和无奈 (第6/7页)
,将材料和零部件尺寸分类、分级与标准化,使得工匠们在动工之前就能列出一份完备而准确的用料表。但后世都知道这部书只是对千年来中国建筑工艺的一种经验总结,并没有太多学科意义上的突破。 即便此书的作者主管皇家工匠的将作监李诫的身世,后人也了解很少,甚至这部书的编纂者叫“李诫”还是“李诚”,尚有争议。而历史上那些达官显贵、英勇武将、文人墨客,甚至打家劫舍的好汉,史书记载是何等详细。 另外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但记载工艺如《齐民要术》《天工开物》这样的著作比例很小,像李诫这样愿意去调查、总结工匠劳作经验写一部书的士大夫太少了。而写《开工天物》一书的宋应星之所以能这样做,也是因为他科举的屡次失利,从此遂绝科举之念。这才有时间和精力写这类大官们不屑的“闲书”。即便如此,其也只是一个旁观者、总结者,不是进行实际cao作的大工匠。 再有政治制度决定着工匠阶层的受教育水平低,同样也决定着商业文化的发达程度。可以锁制造业和商贸业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制造业的利润,必须通过商业才能实现,而中国古代对商业进行打压,朝贡制度使得朝廷垄断对外贸易。导致非自由竞争的商业环境加大了工匠在贸易中的弱势地位,普通工匠辛辛苦苦,也就果腹而已。 赵昺记的前世的书中说大宋的工匠会享受很高的待遇,其收入甚至超过了政府官员。但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真实的感受却是多数工匠的生存状况是很差的。即便是匠作监和都作院这些‘国营企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