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8章 力求公平 (第2/7页)
观方面,进入江南后疆域骤然广大,行政机构增多,各地官员相对匮乏。据统计各地幕职,州、县官阙八百余员,中央官员也大量下派,各部、寺监皆缺员三成以上。所以赵昺当下只能依靠扩大科举考试取士人数,收罗大量人才,才能填补各级行政机构的人员空缺。 “陛下还需慎重,如此大规模取士,也不一定能将有识之士尽收朝中,反而会引发矛盾!”应节严起身言道。 “先生此言怎讲!”赵昺问道。 “陛下,神宗年间宰相司马君实曾上言,请贡院逐路取人称:今或数路中全无一人及第,要求礼部按十取一的比例把名额分配的各路。结果欧阳永叔的人极力反对,其言称:今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取一人;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是十人取一人,比之东南,十倍假借之矣。东南之士,于千人解十,其初已精矣,故至南省,所试合格者多。西北之士,学业不及东南,发解时又十倍假之,盖其初选已滥矣。还望陛下知之!”应节严回禀道。 “呵呵,这……”赵昺听了也只能苦笑了,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千古难题,几百年后也没有一个完美的制度能够解决…… 赵昺前世生在北方一个人口众多的省份,一年一度的高考与当下的科举应该算是多有类似,伴随着高考也每每少不了一个话题——高考政策公平与否。起因也无非是录取率的问题,但因为在各个省市里,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同,以及地方的保护措施,别说高考制度不一样,在很多的制度上都是遵循国家的制度下有着不同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