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八三章 李涛的愿景 (第3/4页)
。 在李涛看来,中国,惟有弯道超车,率先走上工业化道路,才能应对整个世界的大变局。 而在此之前,必须首先改造农村,确保粮食的稳定供应,才能得到足够的变革力量。 李涛曾熟读孙子兵法,里面有句话就是说的军需后勤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关于“取用于国”,曹cao有注:“兵甲战具,取用国中。”,宋人梅尧臣亦言:“军之须用取于国。” 其实这段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强调“国”必须有充足的“用”,才能够保证军需供应。 这一点,在近代世界体现得更为明显,也恰恰也是近代中国所必须面对的时代问题。 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作战装备的不断进步,是否有先进、完备的工业体系,对于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的胜败至为重要。 很不幸,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无论在工业上、商业上,此刻都已经落后于西方各国,那么,即使动员起了奋发图强的精神,也必须先加强它自己的力量,然后才能使它具备条件,与比较先进的国家进行竞争。 李涛认定,面对战争的威胁,要想保证国家的主权完整与国土安全,就必须集中力量发展工业,让国内的工业产量不断提高,一旦出现战事,才能够充分提供军事部门的各种基本需求。 李涛很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全力以赴,集全国之力,保护那些在产业结构上,或在国家安全保障上起到关键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