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5 (第1/4页)
更有好事者揪住录音里的“不同男人开着豪车”追问杨夕宁是不是脚踩数条船。 帖子在首页飘着,不可避免地传到新闻学院团委。 有个姓王的老师问道:“秦老师,这学生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怎么闹到学校了?” 秦伟萍不屑地说:“这个学生吧,考试成绩确实不错,学院排名第三,本来是可以拿到奖学金的,但是有同学反映她生活作风不好,还不止一位同学反映,所以就把她取消了。” 王老师道:“涉及到学生工作,还是慎重点好,您调查过吗?” 秦伟萍把杨夕宁入学时候填写的表格调出来,“王老师你看,她是临海人,父母双亡,因为家境不好,前两年一直申请勤工俭学。上周她来找我,身上穿了件三千多的羊绒大衣。之前凡凡看好了,我嫌贵没给她买。脚上的靴子看着也不便宜,至少也得过千。你说一个农村姑娘,哪里来的钱买这么昂贵的衣服?” 王老师没表态,只长长叹口气,“现在的学生不好带,心里都很有主意,我那会儿被老师批评两句,就是没错也得认着。” 秦伟萍道:“可不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老师也是为了咱们好。” 团委陈书记闻言,关切地问:“学生的事情应该慎重,那个递补上来的是谁?” 秦伟萍笑道:“是编导专业的程心怡,她成绩不算突出,但因为是学生会干部,组织过两次活动,排名提前了四位,正好递补上去。” 陈书记放心了。 程心怡她认识,经常在团委走动,待人很有礼貌,而且秦伟萍是老教师,做事应该有分寸。 王老师也道:“程心怡这孩子不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