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0 (第2/4页)
个人私利冲撞师长,希望大家引以为鉴,也希望那位同学能认识错误主动提交检讨,免得影响集体荣誉,或者影响个人学业。 虽然没有点名,杨夕宁还是觉得脸上热辣辣的,而心中更加愤懑。 明明不是她的错,为什么要她道歉? 中午吃完饭,杨夕宁给菖兰公司法务部的小张打了电话,“张律师,我有件私事想请教您,可能需要占用您一点时间,我可以支付咨询费。” 小张笑道:“这就见外了哈,有事儿尽管说,我能帮上的肯定帮。” 杨夕宁详细地把事情叙述一遍,又把录音发了过去,“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觉得我怎样做比较好,要不要反映到学校层面上?” 小张道:“我先考虑一下,回头把意见反馈给你。” 下午,小张给她发了语音消息。 如果杨夕宁不告,咽下这口气,相当于默认了老师跟同学对她的误解与中伤,在学院老师眼中的印象肯定不会好,以后别指望再拿奖学金。 如果告到学校,学校很大程度上会置之不理。 因为对于领导来说,学生的这点小情绪小意见无关紧要。结果跟不告差不多,而且在学院眼里,杨夕宁又多了条叛逆不服管的罪名。 要想告成功,必须要把事情闹大,逼迫学校关注此事。 学校的处理后果也有两种,一是维护老师,把事情下放到学院,学院老师暗中给杨夕宁施压,息事宁人。另外则是批评秦伟萍,替杨夕宁伸冤。 而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毕竟师生之间产生纠纷,学校的屁股天然歪。即便是路人,也会先入为主地有种学生不服管的印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