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君子有三戒 (第3/4页)
来,人的“血气”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有盈虚消长,君子应随时而知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这是说人在少年时,血气薄弱,筋骨未强,所以要戒色。少年戒色培育的是人一身的元气。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他并没有否定男女大欲,不过他告诫人们,人在少年,血气未定,倘若贪色纵欲,必然会自损其身,以致百病丛生。 李绩从前世积累的生理学角度分析,人在少年时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若贪色纵欲,自然会伤其根本。 《礼记·曲礼》中说:“三十曰壮,有室。”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壮年,血气强健,心理成熟,这时才有妻室。 这是充分考虑了人的身心状况的,凡事不可急于求成啊。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这是说人到了壮年时,年轻气盛,易于冲动,所以要戒斗。壮年戒斗培育的是人一身的和气。 所谓“斗”,并不局限于直接的打架斗殴,凡一切意气用事之举,都属于“斗”。像韩信,不为屠夫言语所激,不是拔刀相向,而是甘受胯下之辱,可谓“戒之在斗”的典型。 像《三国志》里的周瑜,翩翩公子,才智卓绝,但却气量狭小,时时欲占诸葛亮的上风,却每每棋差一招,临死前还连叫数声: “既生瑜,何生亮”。 其实瑜亮相生并不相克,周公瑾度量太小,见不得孔明比他强,处处攀比,事事争功,日久生疾而已。 人要有斗争精神,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