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5 (第3/4页)
的墙尽量保持平衡,如何留气孔,等窑火熄灭,砖窑冷却后如何开窑等等细节问题都有谱了。 三个人还分别做了些陶器,也一起放在砖窑里烧制。 妮妮用齐盛做的木轮拉胚器做了水杯、水壶、碗、锅等物,齐盛试着做了个七十厘米高的大水缸,0079做的东西就稀罕了,他也做了个水缸,不过肚子更大,和齐盛的水缸比矮很多,但其实两个缸的体积差不多,他做缸的手法就和小孩儿玩泥巴一样,把陶泥搓成一根手指粗细的长条,另准备一个盘子大小的缸底,沿着盘子边把泥巴条一圈一圈盘上去,期间再打湿双手,蘸上陶泥,用指尖在泥巴条圈圈之间涂抹,把缝隙都填满了。他这个水缸,或者说水瓮是按照他电脑里的考古纪录片里模拟古人制作陶器的视频制作的,谁知道能不能烧成功,但是水瓮的样子确实古拙可爱。 此外,大家还做了很多可以充当坩埚或者模具的陶器,为接下来锻打铁器铜器,以及打制钢做准备。 这些陶器全都用放在砖窑内部,用砖块搭的架子上。 砖窑的最外层还留了几个气孔。 盖砖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 期间还有那么一会儿,乌云低沉,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味,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大家很是担心。这时候要是下大雨,他们辛苦了几天做出的东西就会重新变回一堆陶泥。 好在建砖窑之前天气状况也被考虑到了。为了应付烧窑时突然来袭的大雨,他们用细长的竹竿搭了一个简易的棚架,将妮妮和齐盛的降落伞做成了两片卷帘挂在最上方,只要一下雨,拉下系绳,帘子落下,就能为砖窑遮挡一些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