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9 (第2/4页)
石灰运到工坊前,倒在地上, 用铲子推成一个圆环状, 环中间倒上水,生石灰遇水膨胀发热, 咕嘟咕嘟冒着泡, 渐渐就变成了熟石灰, 再加上沙子搅拌,冷却之后就是灰浆,虽然不及水泥,但用来和砖块砌个墙不成问题。 妮妮又做了些抹灰浆的工具, 和之前批量做砖时用来抹平泥浆的工具很像,在一块和砖块长度大小相仿的木板上安一个竹管把手,木板一端是尖头,可以轻巧地挖起灰浆,另一端是平的,方便把灰浆抹匀。 三人都知道砖墙怎么建,可并没一个人亲手做过,于是大家又在0079的考古视频里找了些视频资料观摩,然后在平地上一人分一堆砖块,一筐灰浆,先练练手。 怎么才能把墙砌得笔直,怎么才能让砖块之间的灰浆不多不少,砖墙拐角的地方怎么砌,是用绳子栓上一块碎石头当铅坠呢还是干脆用木板做一个垂直标尺?墙的两边各放一块石头中间拴一根线就知道直线怎么走了…… 试了几次之后大家都有心得了,再盖起炼钢炉得心应手,只花了一天时间就砌好了,还有一个四米多高的烟囱。 不过,炉子盖好之后有点尴尬,因为他们的矿石统共也就不剩多少了。有点大材小用了。 但大家还是兴冲冲地用新起的炉子还原生铁。 妮妮又改进了风箱,她做了一个木架,底部放着海牛皮风箱,风箱原本是开膛的,现在完全缝上,用树胶密封,只留着屁股上那个安竹管的洞,原先用来吹气的竹管换成了上次在砖窑中烧制的陶管,可以伸进炉子里,再长时间也不怕烧毁,风箱另一头连上一块木板,木板再用绳子吊在木架上,只要不停踩动,风箱就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