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朕靠基建万人迷_分卷阅读1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2 (第4/4页)

   国粹戏曲啊, 若是能搬来大雍, 肯定能吸引所有士族的目光吧!可惜国粹博大精深,李俭就是个俗人, 平日里会看电视电影以及综艺节目,戏曲什么的实在不了解。

    顶多就听听黄梅戏, 以及越曲的,可是大雍没有这些故事,听起来索然无味的。

    就让侍从去民间打听打听吧,万一戏曲已经兴起, 可以扶持一下。

    李俭毫无诚意想着,然后忽然想到:林meimei不可以,但可以啊。

    的故事最早说的其实是个孝子,名董永。他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对父亲百般孝顺。后来战乱爆发,逃难之中父亲死了,他向人借钱安葬父亲,约定卖身抵债。扶灵柩回乡后,他又遇到一名女子帮他织布还债,后来才知原来是天上神仙被他的孝心感动,最终与他快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1】

    这故事的主角孝顺吧,而且最终结局家庭美满幸福安康,非常符合好人有好报的主旋律,大雍百姓应该都爱看。

    只要把故事中的汉朝改成大雍,其它的一改都不用改,直接写出来传阅叫人唱起来便是。

    不过黄梅戏是湖北黄梅县与毗邻的安徽怀宁县起缘发扬的,若是换个唱腔可能就没那种味道了。李俭看了看大雍地图,找到地理位置相似的郡县,命侍从去哪儿寻找会唱小曲的伶人,看看能否培养出来。

    除此之外,说书和相声也能培养起来,这个他常听,熟悉。

    无论是说书还是相声,都可以把某些朝廷政策改编成故事,说给不识字的平民百姓听,用以主导言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一定能火爆大雍。

    李俭的眼神犀利起来了,这正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