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5章 华夏之光 (第4/4页)
剿,私下商议治理河套之事,至少目前看来信心十足。 孙策也知道这个饼画的有点大,但总归要有人先努力尝试,才能让后辈们去一步步完成。 除此之外最让孙策上心的便是鸿都门旧址的印刷厂。 这是第一家国家书局兼报社,孙策格外重视,将来的政令、舆论、教材都将从这里发出,可是关乎整个文明传承的摇篮。 当年汉灵帝创立鸿都门学,在汉末又掀起了一场文学改革,也是当时研究文学及艺术核心所在,甚至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 不过鸿都门学不以儒学为主导,尚有辞赋、书画等,掀起一场文学革命,汉末的四言、五言诗正是从此兴起,建安文学受其影响极大。 不过当初的鸿都门学是宦官为了培养自己的人才,抗衡士族掌控的太学,自然难成气候,最终不了了之。 孙策在此办厂大有深意,刊印书籍就是为了打破士族对知识的垄断,同时也破灭他们品评时事、人才的喉/舌,将舆论掌握在自己手中。 原本的南宫将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不仅有书局,还有太学院、翰林院以及各科艺术学院,分门别类培养人才。 只靠儒学禁锢人的思想远远不够,而大力发展其他学科,让国家强盛,永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才是长远之计。 古人往往都是身兼多职,如果能让他们专心于擅长的领域,想必定能青出于蓝,经过一番沉淀融汇,华夏文明会更加丰富璀璨。醉木犀的三国之江东霸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