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4章 清河崔氏 (第2/4页)
为黑山贼所害,劫掠房舍,毁坏良田,无粮过冬,马上又是春耕之期,不得不先解燃眉之急。” 崔林赞道:“将军助百姓渡过难关,待来年开春广种粮食,秋收之后便有余粮纳税,此乃长久之计。” 孙策笑道:“孤做事向来一视同仁,一碗水也要端平,中山也是冀州之地,同样也免三年免赋税,先养民,再用民。” 孙河在身后听得嘴角狠狠抽了一下,好家伙,其他地方只是免税,这中山郡不但宽免,还无偿送粮,大哥快变神仙了。 崔琰抚须笑道:“冀州之地虽有兵患,但这十余年还算稳定,土地丰腴肥沃,不似中原贫瘠。只需一年时间,便可恢复生机,两年便能纳粮,大将军却免三年赋税,只怕刘皇叔来,也未必有如此胆魄。” 孙策点头道:“自来攘外必先安内,足食方可用兵。如今兵起连年,就算府库充盈,军粮足备,但民间土地荒废,百姓饥寒交迫,必然又会盗贼四起,流寇作乱,前功尽弃,唯有内部清宁,方可安心御外。” 崔琰笑道:“此言极是,若地方不靖,田地为墟,荒草成窼,百姓作乱,又要发兵征剿,非但贼患难平,反而徒增民怨。” 崔林叹道:“其实盗寇多为无衣无食的穷苦百姓,出兵讨贼,杀之不忍,纵之必将又为祸患。若不能妥善安置,散而为乞,聚而为盗,长此以往,必为大乱,导致国力衰损,黄巾之乱可为前车之鉴,大将军体恤民情,高瞻远瞩,在下不如也!” 孙策心中一叹,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