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东霸业_第496章 革故鼎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6章 革故鼎新 (第2/4页)

公已免三年赋税,修备水利,开设屯田,以冀州之富,一年便可恢复生机,河北乃燕赵之地,多出慷慨之士,何愁没有人才可用?”

    诸葛亮点头道:“子敬所言极是,主公治民之法,在江南已经见效,成例在先,大约效仿便是。河北之地人杰地灵,自古英雄辈出,只是袁绍袁绍不会用人罢了,若发榜选能,必有人来投。”

    这一点崔琰感触最深,叹道:“袁本初用人任人唯亲,多疑好忌,又有逢纪、郭图交斗期间,田丰、沮授等名士皆被黜退,纵然门生故吏遍天下,也渐失众望,贤能隐退,人才埋没,实乃昏主也!”

    孙策微微点头,叹道:“仅从江南调人确实并非长久之计,更何况南北相隔甚远,许多人水土不服,还是就近选拔为好。”

    自古河北多少英雄豪杰,甚至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但偏偏在袁绍统治期间,除了河北四庭柱之外,似乎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武将,这确实和用人不当有关。

    鲁肃言道:“仅凭选举远远不够,可于冀州再设招贤馆,广纳良才,人尽其能,方可补河北人才之不足。”

    孙策言道:“除此之外,我打算举办一场文武大比,但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前来参与,人才多出于民间,而不仅仅是那些所谓名士的品评之人。”

    汉代的察举制已经彻底烂了,只凭名士品评举荐,根本不靠谱,这是世家相互吹捧提携的一种手段,必须要打破这种格局。

    诸葛亮等人纷纷点头,崔琰抚须道:“将军所言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