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3 (第7/8页)
把军队带走,掉头去牵制兄长达列柯。 第二天,聂丹的军报又到,照样是催促朝廷下令。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游淼知道若聂丹下定主意,根本不用讨朝廷的说法,马上就已经渡河了。之所以迟迟不决,正是因为聂丹也在犹豫。 良机稍纵即逝,巴图南下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数日后,游淼综合了整个政事堂的建议,以及参考了主战派,主和派双方的论证,最后作了决定——此时不宜冒险,宜按兵不发,等候巴图抵达黄河南岸,两军对垒。他写了一封长信,将北方尚存实力的三大部族之间关系详细剖析,随家书寄回,嘱咐交给聂丹。 而数日后,游淼在朝堂上递呈洋洋万字的奏折,当廷表述政事堂的意见。最后得出四个字,不宜发兵。 赵超沉默良久,打量游淼,游淼只觉赵超那目光意味深长,又见群臣隐而不发,似乎都有想法。 “怎么?”游淼莫名其妙道。 刹那间游淼恍若被锤击了一般,全身的血液凝固了。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赵超以为,他与巴图有私交,所以当巴图率军亲征之时,游淼不愿让巴图落败,千方百计地顾全鞑靼可汗的性命?! 游淼先前丝毫没想到这一层上去,如今意识到了,看谁的目光都觉得气愤,简直气得全身发抖。 赵超道:“众卿有何话说?” 没有人说话,游淼叹了口气,道:“由陛下自己决断罢。” 273、卷五 八声甘州(二十六)下 夕阳从殿外透入,许久后,赵超道:“参知所言也有自己的考量,朕知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