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站在自己的立场维护自己的利 (第4/5页)
这个就是止于至善,绝不是为了停止不动。”伏羲说道。 “好,你既然这样说。那我说一段话你说说是什么意思。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你给我解释一下这段话,我看看你是不是还有道理,还是说开放性比自以为是要好。”赤龙说道。 “那我就来说一下这段话的意思。万事万物没有不是彼方的,万事万物也没有不是此方的。从彼方来观察此方就看不见此方的实际,从此方来了解自己就知道了。所以说:事物的彼方是由对立的此方而产生的,事物的此方也因对立的彼方而存在,彼与此的概念是一并产生一并存在的。虽然如此,万事万物都是随着生就随着灭,随着灭就随着生;刚认为可以时而不可以的念头已经萌生,刚认为不可以时而可以的念头已经萌生;有因而认为是的就有因而认为非,有因而认为非的就有因而认为是,是与非皆因对方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产生。所以圣人不走这条是非分辨的路子,而是用天道去观照事物的本然,也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此也就是彼,彼也就是此。彼有彼的是非,此有此的是非,果真有彼与此的分别吗?果真没有彼与此的分别吗?如果超脱了彼与此、是与非的对立关系,就叫掌握了大道的枢要。掌握了大道的枢要,就好比开始进入圆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