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1 (第2/4页)
投稿人都是用网名的,呃,说错了,都是用笔名的。先是有支持废除旧医学的供稿人,洋洋洒洒慷慨激昂的一篇文章,交到报纸编辑那里,编辑大喜,让人摘抄一份,坐了黄包车,紧急发送到支持中医的供稿人那里。 支持中医的供稿人就仔细研读了编辑送来的文章,时而伏案疾书,时而在斗室内度步苦思,忽然想到一句妙语,激动的简直要蹦跳起来,电灯熬夜,做出一篇字字有针对的文章来,坐了黄包车,急忙送去编辑那里,印刷厂连夜开工印刷出来。 第二日,民众们就可以收到一份报纸,上面正反双方的文章都有,思想火花碰撞,行文各有妙处,看的民众们也打了鸡血,激动起来。那些自认为有些见解的读者,难免要掳了袖子,铺开纸张,醮了笔墨,写一篇字字珠玑的评论出来,喊听差送去报社。 报社编辑来回挑拨,正反双方连日论战,看客们拍手叫好。 有那极其信奉中医的老人家,免不了被报纸上废除中医的言论刺激到呕血,激动昏迷,然后被担惊受怕的子孙们送去西医院诊治的。 又或者那年轻少年,仰慕西方文化,要斩杀那封建巫术糟粕,一口斗气在心中熊熊燃烧,双目赤红,连日不能入睡,被关爱他的父母去中医那里开了安神汤,掐住脖子硬灌下去的。 俗话说的好,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所以报纸上那些顶了笔名,连真面目都不敢示众的供稿人们,也不过是在报纸上进行一番文字的征战罢了。 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学校的学生,其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