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92章 夏镇大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夏镇大捷 (第3/6页)

参他一本,就麻烦大了。

    “福王,你且忍耐。”刘孔昭看见朱由松闷闷不乐,打了个酒呃劝道,“上刚愎,早晚必然兵败徐州,大事仍然还有转圜的余地。”

    建奴已经打到徐州,这个消息早已传回南京。

    眼下南京街头巷尾,甚至于烟花柳巷都在说这事。

    江南士子若是不能就徐州战局发表一番独到见解,甚至都不好意思寻花问柳。

    经过东林党以及复社的数十年努力,在野士子议论朝政在江南已经蔚然成风,南京官员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未必。”朱由崧摇摇头说,“圣上据说颇为知兵。”

    朱由崧跟刘孔昭一样,做梦都盼着崇祯兵败徐州,最好兵败身死,但不敢说。

    “圣上知兵?”阮大铖嗤的笑出声,“若是连圣上也敢称知兵,那么煌煌大明只怕就没有不知兵之人矣。”

    “先生慎言。”朱由崧吓得脸都白了。

    “福王你怕什么?又还有什么好怕的?”刘孔昭几杯黄汤下肚,狗胆也变壮了,“你还真就相信传言是真的?你真相信是圣上带着王家彦他们从北京溃围?你真相信圣上带着赴难九卿到察哈尔蒙古转了一圈?都是假的。”

    赴难九卿,是南京官场对孟兆祥他们九个的统称。

    甲申国难,文官就只有孟兆祥他们九个跟着崇祯从京师溃围而出,因而收获了一波巨大的官声,只是七品御史的陈良馍也成了赴难九卿之一。

    因为谁都看得出,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