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_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三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三科 (第2/4页)

张晓特批推荐他为举子,急匆匆赶到京兆参加科举,在最后一天报了名,运气不错,在三贤客栈找到一张空床。

    “我们出去吃饭吧!”徐沛建议道。

    三人中徐沛的年纪最大,他已经三十岁了,二十岁进阳安县做文吏,已经做了整整十年,现在是县衙六曹中的户曹,在县衙他们属于二级吏,在六曹上面还有两名押司和都头,他们三人是一级吏。

    徐沛当然想求上进,如果他这次考中明经科,他就能升为押司了,他们县里正好有一个田宅押司空缺,另一名押司则负责律讼,知县审桉,律讼押司就坐在旁边助审。

    如果运气好的话,再做三年押司,就有机会升为主簿。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参加明经科的士子都雄心勃勃想弃吏当官,他们很现实,官位离他们太远,他们考虑更多是升职,就像一个小科员,他不会想当副县长,更多是想升为科长。

    “余寿,一起去吃饭吧!”太原府的士子王浦响应道。

    “走吧!去大瓦子,还是三贤酒楼?”

    徐沛笑了笑,“去大瓦子吧!”

    三人中徐沛家境最差,他家中有妻儿,靠一份微薄的俸禄养家,幸亏还有二十亩祖田,所以去年的佃租就成了他来京兆参加科举的盘缠,盘缠不多,得省着用。

    余寿不用说了,父亲给了他一千两银子,他随时可以在宝记柜坊取钱,但他很低调,很普通,吃穿用度就像汴梁的寒门子弟。

    王蒲是太原大家族王家子弟,但他不是嫡子,是偏房庶子,家里也没有多少钱。

    所以他们三人当然都要去物美价廉的大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