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区之狐_第四卷总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总结 (第8/20页)

们是俯瞰他们的上帝,我们有上帝视角,自然知道他们其实是可以去冲击小组出线的。

    而且作为小说读者,我们对这些被寄予感情的角色有更高要求也是很正常的。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像战士一样战斗到最后一刻,我们希望他们拥有崇高的目标和追求,我们希望他们能够代表足球运动中可贵的体育精神……

    这没有任何问题,合情合理,而且也应该这么要求——毕竟我们看小说就是为了欣赏那些人类中伟大的英雄主义。

    所以大家才会在中国队最后时刻没有拼死去搏一个出线名额感到不爽。

    觉得他们辜负了自己的期待和信任。

    他们确实应该这样,也确实会最终变成这样。

    但不是现在。

    因为成长。

    他们不是一出场就具备高级趣味、崇高目标、坚定信念、强大执行力的完美角色。

    他们是有自己的私心、各种缺点、历史局限性的……活生生的人。

    在第一届世界杯中,他们还是懵懵懂懂的,觉得能参加一次世界杯就很好,觉得能够逼平巴西就能吹一辈子牛,他们没有胡莱那样吓死人的野心,或者说他们内心其实也不认同胡莱的那个目标。

    胡莱肯定也知道,所以他从不拿自己的目标要求别人——我确实也没写过胡莱像个传教士一样把自己内心的理想逢人就说,到处劝人和他一起为了中国足球的未来,为了拿到世界杯冠军去拼吧——因为那是一种道德绑架。

    他们在球场上的拼劲,不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自我觉醒,而只是因为他们是职业球员,他们有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既然上场就要好好踢。

    仅此而已。

    而说句难听的话,就这么最基本的要求,现实中不少球员都很难做到——不只是国内球员,世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