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二章 陛下圣明,臣谨遵圣谕! (第3/7页)
先例的。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到永乐年间,南监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而且按明清的惯例,官员子弟都可以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资格的。现在柔佛伯把儿子送入国子监也是顺理成章的么。 依布拉欣再一次跪到了地上,“陛下天恩浩荡,臣万死无以为报。”眼泪都要流出来了,cao着还有些生硬的汉话,依布拉欣一边着一边磕头,把脚下的金砖都撞得咚咚响。 在依布拉欣眼中,现在的陈鸣就好比一个圣洁的天使,将他从危难之中一救了出来。 而在陈鸣的计划当中呢,后者的课程里头当然会安排国学的,那么很大一批官场上被淘汰的老旧人物,还有《明史》、《清史》编撰工作结束后的大儒,都可以塞进去,让他们尽情的唧唧歪歪。这也算是教化万民了么。 陈鸣还会通过牛顿从西方引进一些哲学家,就让他们尽情的去唇枪舌剑。 在这里可以找到全中国最陈旧的思想,在这里也可以找到全中国最新颖的思想。最保守和最离经叛道的碰撞,最正统和最偏激的战斗,陈鸣也很想知道几十年后哪里会变成什么一个样子。 是能结出人类哲学思想上的璀璨的结晶,还是结出一朵奇葩来呢? 但是让依布拉欣的儿子送过来当质子,只能算是一碟菜,而且依布拉欣明显很欣喜。这让陈鸣对他在柔佛的处境有了更深的了解。陈鸣还不知道,史上的柔佛苏丹一家就是被英国人支持的天勐公给夺走了最后一滴的权利,后者在英国人的扶持下坐稳了柔佛苏丹的宝座,然后一直兴旺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