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当球长_第六百四十四章 好日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四章 好日子 (第6/8页)

毁的方式都是在坝体或是溢洪道冲开一个豁口,坝后淤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溯源冲刷,并且冲刷速度很缓慢,既没有对下游造成过于严重的损失,因为淤地坝建造的位置都不会临近居民地和田野,也没有太过严重的损坏坝体。上游的大坝主体还能继续使用,坝体或溢洪道的修复工作量并不大。

    所以说这么多被洪水冲毁的淤地坝,实际损失远没有数字表现的那么触目惊心。

    而淤地坝为什么会被冲毁,在现在这个统计学刚刚在中国政府工作中施行的年代里,各种数学、工程学萌芽还在生长的时代,那更多地是设计技术原因,而不是方向性问题。

    老百姓的眼光真的是雪亮的。

    从一开始的国家提倡,到一两年后他们自发的筹资集资。这就是一个转变过程。

    百姓看到了好处,国家又提倡他们来争取这些好处,那自然地是迅速扑上。

    只是很多的淤地坝在修筑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将堤坝修筑的过大,泄洪洞开的高,积水排泄不出去,坝后是满潭的淤泥,往往两三年还不能投入种植。有的是淤坝地里种上的春作物,刚到要收割的季节,就被大水给冲过去了。这就是对淤地坝的习性还不了解,不能有效的把握好淤地坝的规律。

    一般小型的淤地坝春季打成,秋季拦泥,第二年就能可以种大麦;而大中型的淤地坝要将水、泥账算的清楚,安排的合适,经过两年左右的淤积,便能大面积种植,正式的投入生产。

    这些个知识就是陈鸣自个都不知道,是晋省的淤地坝管理处这几年中自己摸索出来的成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