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七章 泗水的枪声 (第2/9页)
、新加坡,还有槟榔屿等地转悠,写了好多篇介绍南洋风土人情和地理物产的文章传回去,倒是打出了自己的一点名头来。 文稿传递的报社也不再局限于南京,上海、广州、福州,哪都有。收入虽然不稳定,可也不算少。说不上大富大贵,却也吃喝不愁,外带攒着点小钱,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的。 “诸位乡亲父老,承蒙厚爱,甚感荣幸。不过大家也看到了,赵某现在要去与泗水监事面谈,中午是不能与诸位把酒言欢了。那就放到晚上,大伙不见不散,一醉方休。” “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赵彦不会傻到把自己对南洋华人的不屑流露言表。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一国的。这就跟南京人看不起外地人,可面对洋人的时候,又都是同一方的是一个道理。 船队是从坤甸移动到泗水的,路途很短,并不需要补给大量的淡水、蔬果、rou食之类的东西,但当地华人头首们还是组织起了大批rou食、新鲜蔬果来劳军。 如果赵彦不是要去见罗库森,他倒挺愿意跟这些人亲热亲热的。因为他本人是很看好泗水这个地方的,爪洼的物产太丰富了,只要稍加经营,大宗的蔗糖、咖啡、烟草、柚木、木薯、橡胶、香料、植物油等等,都会迅速发展起来。而泗水位于巴达维亚以东海域的中心位置,将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泗水城内的街道,有着殖民地港口城市特有的那种拥挤喧嚣和活力。 到处都是济济涌涌的各种肤色的人物,穿着单薄衣物的欧洲水手,歪戴着帽子,在街头上面横冲直撞。白人或者混血的警察,穿着短裤,挂着警棍或是挎着枪支,在懒洋洋的四下晃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