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六章 弹幕鼻祖是乾隆 (第3/9页)
国天下万民知晓我朝鲜之名。待到那时,再撒钱勾当报社,明我朝鲜之苦难,必可掀起一番热论。”丁载远的拳头都握了起来。 金基种则两眼放光芒的接着说:“朝鲜乃天朝第一近藩。到那时候,我们挟民意之论,上书汉王,即使不能让上国立刻发兵朝鲜,也能给朝鲜争取到更多的钱粮救济!” 打今年开始,复汉军给朝鲜的物资军需等等就有一定的归额了。 粮食,二十万石。从安南和暹罗购买的大米,沿着漫长的海岸线直接送到朝鲜去。棉麻布匹等五万匹,外加火枪火炮等一部分军需,还有五十万块银元。 这些东西放在朝鲜,除了养活n多汇聚在南朝鲜的原朝鲜国两班权贵外,再养活依附于全罗道和庆尚道的朝鲜义军都堪堪不够用,对于下面的数都数不过来的难民就更完全招呼不到了。可能朝鲜的两班权贵们也乐意看到这一局面,他们从两边的‘人口贸易’中上下其手,可是搂到不少的好处。 而现在的朝鲜,有了粮食就不愁没人当兵,这些两班权贵们也就有了更多的兵力。这一现象也更加速了朝鲜的军阀、门阀化。错非朝鲜一直就有门阀士族党派,以及势道政治的传统,如果放到中国,‘两君’的位置怕都坐不稳当了。 哪个中国君主会对手下人的实力比自己强出许多而感到放心?朝鲜有这个习惯,中国可没。 现在这些物质当然是掌控在复汉军的手中,可是金基种跟丁载远等朝鲜正副使却可以主动打报告打申请,他们正慢慢的被融入进来。金基种对于恩彦君李裀、延龄君李禛,态度中立,没什么偏袒的。他们现在的目标更直白的是将金额钱粮不断的扩大!那样才能对朝鲜更加有利! 从院子里退出来,金基种脸上严肃的表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