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255章 三大财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5章 三大财主 (第3/4页)

瑞说活了心,欣然同意了。

    光绪三十年,陈昔凡升任知府后,拿出多年积蓄的一万两银子,交给了张鸿瑞去开古玩铺。当年腊月,崇古斋文玩处在西琉璃厂开张营业。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又在沈阳大南门设立崇古斋分号。崇古斋开了五十二年,直到1956年加入公私合营时,东家仍然用的是陈家的堂号一述善堂。

    民国六年时的十万银元,用今天的纸币来比岂止千百万?二十几元钱能买京郊良田一亩;三十五元钱一两黄金;伍千元钱能在京城置一所百余间房子的宅院。

    韵古斋韩少慈发了财,要感谢冯公度。冯公度是重仁义轻财物的书法家,他不收赠礼,使人永不忘他的情义。韩少慈是穷苦出身的人,有了钱就知道买房子置土地,开买卖、放钱(将钱借出去吃利息)利滚利,自己不会去吃喝玩乐,享受人间富贵。

    他先在三河县齐各庄老家置了一千六百亩土地,盖起庄园。又在通县西集镇开烧锅办粮行,在北京城里买房产,开茶叶铺。为什么开茶叶铺?因为他没任何嗜好,就爱喝茶,开家德茂茶庄,供他喝到1956年公私合营,还赢利数以万计。

    土地、房产、烧锅、粮行、古玩铺年年赚钱赢利,韩少慈成了琉璃厂的第二大财主,也是京东三河县的第二大财主。琉璃厂第一大财主是黄伯川,三河县第一大财主是谁呢?是三河县大马庄的“铁百万”。铁百万名铁宝亭,是廊房二条德源兴玉器铺的掌柜的,海内外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