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大清灭亡 (第2/6页)
帝尘得报,无奈点头同意。 御林军的惨败让帝尘意识到,在大晋战场,大周军已经无法掌握主动权,再拖下去,甚至连主力部队都无法顺利回国。 军队是一国之支柱,也是帝尘手中最大的砝码,一旦军队损失惨重,动摇的将是一国之根本。 这个险,帝尘不敢冒。 尤其是在眼下这种波云诡谲的战争形势下。 但是在撤军之前,吴起还是组织了一波对烈焰军的强势围剿,再次干掉烈焰军近七万余人,这才心满意足地撤离战场。 吴起不愧是神将,目光不仅着眼于战场,还懂得从战略角度思考问题。他深知,在大周无法攻灭大晋的情况下,大幅度削弱大晋军,也能变相起到保护大周的目的,让大晋无力发起对大周的复仇之战。 这样的战略眼光,是廉颇所欠缺的。 否则的话,在大夏禁卫军突围而去之后,廉颇就该率御林军离开峡谷,或是撤往边境,或是跟吴起部会合,怎么也不至于在最后关头摔了一个大跟头。 如果不是廉颇够果决,御林军可就要遭大祸。 究其缘由,一则廉颇小觑了那一万大夏禁军的勇气,竟然敢只凭这么点兵力,拦住御林军的去路。殊不知,大夏禁卫军从不缺乏拼死一战的勇气。 二则廉颇小觑了兵仙韩信捕捉战机的能力,豹韬军先锋那么快就抵达战场,不给御林军留一丝喘息之机,实在太让廉颇意外。 归根结底,还是廉颇轻敌。 而轻敌的代价,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