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两百一十六章 福祸谁知 (第2/4页)
欧阳朔听了,不知是悲是喜。 这其中有一大半是新增领土,还真是霉运当头。 让欧阳朔稍稍感到欣慰的是,随着中原、皖南以及江南三行省受灾,朝廷如果慷慨解囊,三地百姓必定感激涕零,继而消除隔阂,跟朝廷一心。 “救灾粮都发下去了吗?”欧阳朔问。 曾国藩回到:“按王上指示,救灾如救火,朝廷直接从年前购买的储备粮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救灾。待未受灾区粮食收割完毕,再行填仓。” 欧阳朔满意点头。 大夏家大业大,此番天灾,估计是全球损失最大的一个王朝。 但也正是因为家业大,大夏没受灾,或者受灾不严重的地区依然很多,拆东墙补西墙,左右腾挪,朝廷再接济一点,基本就能周转过来。 不像有些王朝,地盘小,一受灾就是全境受灾,毫无转圜余地。 且不说其他区,仅以华夏区论,草原上的蒙古帝国,黄河下游的大周王朝以及黄河上游的大唐,就受灾非常严重。 倒是紧邻草原的西夏国跟大秦,因为茫茫草原已经喂饱了蝗虫,让两国免受蝗虫之灾,侥幸躲过一劫。 让欧阳朔比较警惕的是,蒙古帝国此番属于重灾区,兼且作为游牧民族,食物来源单一,抗灾能力比之农耕文明又要弱上一筹。 这个冬天,蒙古帝国势必会非常难熬。 以成吉思汗的秉性,绝不会向谁低头认输,唯一的可能就是派出部队,趁着入冬之前,外出劫掠一波,以敌人之血喂饱自家之民。 中原大地首当其冲。 蒙古帝国这般做,理由也很充分。此番蝗灾,蒙古大草原为中原大地挡灾,收一点利息,那还不是理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