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50 (第4/4页)
哪里是摹本能仿出来的。不识货就说不识货。” 若是在平日,贾赦哪里还愿意再多费口舌去。只因这绢帖应是老爷子临摹的另一本,贾赦才多言几句:“你且莫急。我说此物是摹本,自有我的道理。蜀素帖本因写在这蜀绢上故而得名,这绢上的乌丝栏也是织就而得。这绢实在不易得,今日虽仍有,但和古制确有不同。古制用红黑二色织成栅栏,红色为朱丝栏,黑色为乌丝栏。而今制为显华贵这红黑二色中又加一股金线去。你这幅字中乌丝栏有金色闪烁,实乃今朝所织。故而我说此物件绝非真迹。” 此番话一出两人皆傻,宋仕朝忙趴到近前细细端详,看了多时,方才起身叹道:“恩侯兄好眼力,若不细看我真看不出这乌丝栏中还有如此玄妙在。” 贾赦心想莫说你了,就是我也不知道。若不是又去了趟张府,怎么会知晓这些去。不过若单论这绢册,自然是今朝织就的更佳,老爷子也说因为一幅是要交去宫中,为了求得同原帖一般效果,可是寻这绢也废了一番气力去。 “有金丝就是假了,我倒觉得有金丝才是真。”卖主强辩道。 “除此之外这绢册虽有做旧的痕迹,但字迹看着却新。另外这款印印泥也与古制不同。”贾赦点了点这绢册又道:“但此物确是名家所仿。” “那这仿者是哪位?也是前朝名人?你看看若是仿品价值几何去?”一旁宋仕朝问道。 “不是前朝名人,乃是今朝名士。说来也巧,我岳丈大人就临摹了两幅。我是见过其中一幅,今日瞧见此物倒觉得有七分是出自我家老泰山之手。若是按今日的润笔之费,这幅字大概值两千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