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48 (第3/3页)
子过于执拗,一下子便被刘瑾激怒上了圈套,正德一旦对刘大夏生出厌弃之心,刘瑾再吹吹风,刘大夏的兵部尚书的位置便可能不保;而继任之人若再被刘瑾党羽占据,六部之中的吏部、户部、兵部这三大要害部门可就全部为刘瑾所掌握,那可大事不妙。 众人正自寻思着如何替刘大夏搬回局面,便见一人排众而出拱手道:“皇上息怒,刘大人也是心忧边务这才出言过激,皇上请勿责怪于他,毕竟皇上这次遇险,刘大人心中有愧,这才深思熟虑重提此事。于大局上而言,臣倒是觉得刘大人的提议是正确的,不过可行性有欠考虑;举全国赋税收入的一半来办此事是不合适的,拆东补西,不是上上之策。” 众人吓了一跳,说话之人正是新任锦衣卫指挥使宋楠,此人不落井下石火上浇油,反倒话语中有维护之意,倒是有些奇怪了。 第一卷第二八八章三边总制 第二八八章 “宋楠,军务大事上你还是莫要多言为好。”刘瑾冷冷道。 宋楠笑道:“既是廷议,我为何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廷议国家大事不就是集思广益么?” 刘瑾冷然道:“集思广益是不错,但谁都来插上一嘴,岂不乱了套?” 正德摆手道:“刘瑾,新平堡一役宋楠也是亲历,你陪着朕在蔚州的时候,宋楠可是在战场上和鞑子厮杀呢,虽然他锦衣卫的身份不便参与军务之事,但提出建议应该不是无的放矢。” 刘瑾无语,躬身道:“皇上圣明,奴婢只是怕人多口杂影响决断罢了。” 正德道:“无妨,宋楠你有何高见可说来一听。” 宋楠谢过,静静道:“皇上,诸位大人 ,刘尚书所议固然不可行,但此次边镇防务的弱点却确确实实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