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69 (第2/3页)
已。谁不知鼓励商贾经营会给朝廷带来好处,从大明立国之初,太祖朝时便对商贾加以鼓励;前朝时,商贾地位低下,甚至商贾之后不可参与科举,为人所轻贱,但在我大明,却从未有这么多的限制。然而事实又如何?我大明朝商业依旧如此低迷,这不是朝廷不鼓励,我想大概是固有的士农工商的想法让百姓们不愿从商,毕竟商贾一心逐利,于本心之中会受人歧视,也没人愿意这么做。” 宋楠呵呵笑道:“杨大人是这么认为的么?我却不这么看。商家逐利本就是天职,商家不逐利,朝廷何处得税收?我只问,百姓们是愿意抱着为商不齿的想法饿死,还是愿意从商经营住高屋大宇吃饱穿暖生活逍遥呢?” 杨廷和皱眉道:“对某些人而言恐怕宁愿饿死也不愿从商,但对普通百姓而言,恐怕还是选择后者。” “这就是了,百姓都是普通人,他们可不像诸位读过圣贤书的大人们这般的在乎什么身份的高低,他们只希望能吃饱穿暖一家子安稳的过日子罢了。况且就算是在座的诸位大人,又有几个愿意甘于清贫呢?所以不知百姓不愿经商,肯定是另有原因了。” “但不知宋大人说的原因是什么?”杨廷和问道。 “以我一家之言,我觉得问题出自朝廷的户籍之策上。”宋楠正色道。 第一卷蔚州雪第六零一章朝廷的软肋 “宋大人,你说话可要小心些,妄论朝政可不是什么好习惯。=”费宏冷声道。 宋楠笑道:“费大学士,莫吓唬我,不论朝政要我等臣民作甚?对比大明建国初年和如今的诸般政策,变化不可谓不大,可见世易时移,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费宏哼了一声不说话,杨廷和皱眉道:“宋大人说说,为何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