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7 (第2/3页)
正德一条条的圣旨颁布下来,秉笔太监落笔如飞盖上玉玺后当堂宣读,宋楠张仑等高呼万岁接旨谢恩,大臣中有觉得不妥的,相互间彼此用眼神对视,都想提出些反对的意见,但却谁都不愿意先开口。 第一卷第二八七章亡羊补牢 大同总兵王勋和宣府总兵朱振也算是躺着中枪,若非正德私自巡边,鞑子怎也不会胆大到忽然举兵叩关,大同府的天成卫平虏卫和宣府的万全卫都突遭鞑子突袭,不仅长城隘口被突破,几处内镇也几乎失守,左近村落小镇被鞑子骑兵折腾的一塌糊涂。 虽然调集本镇兵马及时驱逐了鞑子兵,但却耽误了发兵救援的时机,待分别派兵赶去救援之时,皇上却已经被张仑和蔚州兵马救出,两处兵马均放了个马后炮。 身为兵部尚书的刘大夏感到很是难堪,大同宣府两处重镇的总兵受到申斥,便是他这个兵部尚书的失职,即便是心中有一千个一万个委屈,也不能不跪伏请罪。 “皇上,臣身为兵部首脑,此番差点让皇上深陷囹圄,实在难逃其责,请皇上降罪于臣。” 正德摆手道:“此事因朕出巡而起,故而责任根源在朕身上,你不必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朕也不会责罚于你,起来吧。” 刘大夏叩首道:“皇上宽宏恕罪,臣愈感无地自容,臣谢皇上隆恩;臣在战事之后这十几日中彻夜苦思反省,认为此战暴露了边镇的诸多弱点,臣觉得边镇防务体系还需完善,故而斗胆提出几项建议,请皇上圣裁。” 正德道:“起来说。” 刘大夏爬起身来,面色凝重的道:“宣府和大同来京城西北两地的要塞,乃是京师安全的两道铁闸,但自弘治年间起,两地交接之处的长城隘口便已经被突破,蔚州北面的通道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