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五章 裴元绍的牺牲 (第2/5页)
这种风气一直遗留到东汉末年。 作为罗阳身边最核心的谋士戏志才,就是这样一个显著的代表,戏志才出身贫寒,祖辈更是获过刑狱,因此才会给戏志才去了这么个双字名。从小到大,戏志才可没有少因为这个名字的缘故而受人歧视,就算是和戏志才有同窗之谊的荀彧,暗地里对戏志才也是极为的轻蔑,一直到后来遇到了罗阳,戏志才才算是真正的熬出了头。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戏志才本人的确是有才华,值得罗阳重用。 而在罗阳的帐下,除了戏志才之外,同样用双字名的,还有一人,那就是罗阳起兵早期,与周仓一同投奔罗阳的前黄巾大将裴元绍! 裴元绍出身贫寒,早年曾经犯过偷盗罪,虽然王莽的“去二字”法令早已废除,但当时审理裴元绍案件的官员还是下令裴元绍改为双字名。之后裴元绍加入了黄巾军,因为有些拳脚功夫,慢慢被提拔为黄巾军中的将领。黄巾军大多都是贫贱之人,对于裴元绍的双字名也没有谁会在乎,久而久之,裴元绍也是习惯了这个名字。 虽说是和戏志才一样投奔到了罗阳帐下,但和戏志才相比,裴元绍可没有那样出众的才华,而作为一名武将,裴元绍的武艺在罗阳早期的时候,还能算得上是中流水平,可到了后来,裴元绍那点本事可就真的算不上什么了。虽然罗阳并没有因为这样而冷落了裴元绍,不过裴元绍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已经帮不上罗阳什么忙了,干脆便是自请跟着刘辟和龚都一起驻守荆州。不管怎么说,留在长安,远不如留在荆州有意思,至少刘辟和龚都与裴元绍一样,都是黄巾军出身。 尽管是如此,裴元绍对于罗阳的忠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