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四百八十七章 隐藏的第二层地宫(继续九千字爆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七章 隐藏的第二层地宫(继续九千字爆肝!!!) (第12/14页)

 比如说秦始皇的地宫。

    上辈子是秦始皇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秦始皇陵位于地下35米深处,垂直高度上相当于11层楼那么高。

    这种高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很多水井的深度,虽然陵墓所在的区域不一定有水脉,但时间一长,总是会有一些底下水沿着砂石渗入。

    明十三陵也是如此。

    明十三陵的平均地宫深度在25.6米,所以渗水属于必须要考虑的环节。

    至于雨水就更好理解了,下雨时在地面堆积起来的雨水流入嘛。

    随后翁同顿了顿,继续说道:

    “面对可能存在的两种积水情况,大多数皇陵都设计了很有效的排水设施。”

    “这些排水设施一开始效率很高,但随着时间流逝,它们便会逐渐出现功能上的问题,甚至....完全失效。”

    “比如乾隆皇帝的裕陵,这座陵墓的排水设施就出现过一个40多厘米的缺破口,在94年的时候才被文物局修复。”

    “因此如果永陵的排水设施出现了缺口,同时又遇上了一些洪涝....那么确实有可能出现河鱼闯入陵墓内部的情况。”

    “加之地下渗水以及周期性雨水的流入,永陵内部的积水也不属于‘死水’,倘若那些石像上再生成青苔之类的植物,那么鱼类的食物来源也就有了......”

    看着侃侃而谈的翁同。

    姜成谷脸上最初的惊讶也渐渐平静了下来,被思索之色取代。

    同时他的脑海中,也迅速回忆起了十三陵附近的地图。

    十三陵位于昌萍区郊外,紧邻温榆河的支流东沙河,边上就是十三陵水库。

    历史上的这块区域,确实经常爆发洪涝灾害。

    实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