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2章 全局 (第3/4页)
混日子,千万不要出现什么差错。 因此杨嗣昌一个后起之秀主导朝堂、风光无量,他也不在意。 但是现在他不得不站出来,向崇祯禀告福建郑氏的举动。 “哦,郑氏果然动手了吗?” 听到郑氏要跟夏国开战,崇祯既惊又喜。 当初册封郑芝龙为靖南侯,本就存着驱虎吞狼的心思。现在终于到了这一天,崇祯不由的摩拳擦掌。 “陛下,倘若情况属实,真乃千载难逢之机。朝廷这边理应趁此良机,由陆路进发,一举而灭夏贼。澄清宇内,使南北畅通无阻。” 杨嗣昌跳了出来,赶紧提出了建议。 而他的想法,正好说到了崇祯的心头。wap..OrG “本该如此。” 可崇祯随即想到了什么。 “奈何朝廷大军远在西北和湖广,忙于剿除流寇,难以分身啊!” 天赐良机面前却无兵可用,这让崇祯十分惋惜。 杨嗣昌既然提出了建议,怎能没有后续? “陛下明察,流寇贼首李自成现已销声匿迹,不成气候。灭亡之时,指日可待。湖广之张献忠亦畏惧王师天威,早有投效之心。何如就此招抚,命其军前效力,以增声势。如此一来,数十万大军趁势东进,与郑氏水陆夹击,平灭夏贼易如反掌。” 杨嗣昌和原来的历史不一样了。 原本的历史中,对于招抚张献忠一事,他是持强烈反对态度的。 他觉得这些流寇降而复叛,数次不止,早已没有悔改之心。不如彻底消灭,免生后患。 结果熊文灿和太监刘文斌说动了崇祯,绕过了他,才将张献忠招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